家校协同专委会简介

nahss / 首页 / 家校协同专委会简介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简介

——促进家校协同、推动社校共建、共育家国未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特别强调“重视家庭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特别提出“协同育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家校协同已然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为更好落实家校协同、共同育人的发展战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理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责任体系,搭建家校协同相关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领域的战略发展指导平台和成果资源共享平台,经申报批复,2020年9月17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同意筹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

一、   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的性质和定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是 2005 年经教育部、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由从事教育战略、规划研究和教育决策、管理的相关机构和人员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直属分支机构,是在学会的统一指导下面向“家校协同育人”领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理论培训、实践论证、成果推广的专项组织。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按规定组建理事会和秘书处,日常工作机构为秘书处。

二、家校协同专业委员的发展战略目标

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把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根本性任务,以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战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服务为主要发展战略和工作目标,积极推动家校协同的改革与发展,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智能支持,服务国家战略。

三、家校协同专业委员的主要任务和业务范围

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围绕家校协同育人、推动社校共建等相关问题,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党建工作和学术研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专委会党建工作和理论研究,筹建建立专委会党支部。推动和组织有关家校协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留守儿童家校协同、家委会建设等方面问题的学术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和交流,开展家校协同各领域相关社会调研、学术报告会、实践培训会、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等。

(二)战略研究和专业咨询:承担国家、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组织、教育机构社团和国际组织委托的研究任务;组织开展学会委托或本专业委员会设立的科研课题立项、评审和成果鉴定等工作;推动制订家校协同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专业培养标准、专业评价标准等一系列专业标准;提供相关家校建设、社校建设、家长培训基地建设等咨询服务;

(三)学术刊物编制:规划、编辑、发行有关家校协同、社校建设、家庭教育等学术刊物和信息资料,出版学术专著,展示理论研究成果。

(四)融媒平台建设:将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刊物、著作、专家简报等有机结合,搭建基于新兴技术的家校协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国内、国际家校协同教育资源共享;搭建融媒体平台,通过各级各类国家级和地方媒体发布推广研究成果和活动信息,扩大家校协同育人的社会影响力。

(五)专项培养培训:开展有关家校协同育人、家校共育、社校共建等政策、法规、师资、管理和实践应用培训。

(六)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有关家校协同育人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协作,依法依规举办国内和国际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论坛。

(七)专业智能智库:积极吸纳国内、国际家校协同育人领域专家、学者,搭建家校协同专业智能智库,长期服务国家战略。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