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盛夏的蝉鸣奏响,2025 年暑假如约而至。为引导学生跳出课本的局限,在真实世界中探索成长的无限可能,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心打造的2025年“Hi,暑假”综合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活动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版)》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秉持“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的理念,创新落实“每周半天计划”和“美育一件事”要求,不仅是一份饱含温度的暑假特色作业,更是一场关乎探索、体验与蜕变的青春实践,邀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行动书写成长篇章。
01 政企社协同发力构建立体实践版图
此次活动由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社工部、群团部、城管局等十余个部门及各街道,跨界跨部门构建起“教联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学生们绘制出一张覆盖全域的“坪山假日实践地图”。
这张地图内涵丰富,涵盖6大街玩线路,串联起坪山的历史文脉与现代活力,让学生在行走中读懂城市故事;3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实践的主阵地,提供贴近民生的志愿服务场景;40个文明实践所站,为学生化身文化使者、传递文明新风尚搭建平台;10大公园与15条步道,让环保行动融入自然探索,使学生在绿意中践行生态责任。
坪山15条步道地图
综合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主要包括文明实践、云游天下(城市推荐官)、职业体验三大主题。
在文明实践方面,积极鼓励教工和 10 岁以上的学生在“坪山群团”公众号上申请注册成为 “深圳志愿者”。其中,公益服务板块鼓励师生回归社区,到坪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环境保护板块则倡导师生积极响应深圳市 “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做好垃圾分类 “家庭十大行动” 和 “社区三大行动”,同时参与保护坪山河、保护海洋等各类环保活动。
云游天下主题鼓励师生利用暑假自愿参加各类研学旅行,并以微视频记录微研学的过程、收获或心得。学生可化身坪山 城市推荐官,走进坪山六大特色游玩线路、科普教育基地、公园及15条步道,为家乡代言,用创意讲解激活坪山的旅游魅力;也可在外出旅游、返乡探亲期间,主动走进当地红色革命纪念场馆,担任中国红色打卡景点推荐官。
职业体验主题则鼓励学生走进各类单位参加职业体验,或尝试自主创业。
02 多元特色凸显为实践活动精准定位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八大特点,让每个孩子和教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实践坐标。
协同性是活动的显著特点之一。家校社政企多方联动,打破了校园与社会的边界,使实践资源更丰富、场景更真实。通过加强教联体建设,整合社区资源,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普及性方面,活动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和教师。从蒲公英之家的公益劳动到多元职业体验,无论参与者擅长什么、关注什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
实践性是活动的核心所在。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和成长,立足生活,关注日常衣食住行中的知识;立足家庭,鼓励学生承担家务、与家人沟通协作,在提升生活技能的同时增强家庭责任感;立足社区,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调研社区公共设施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区运作,培养社会参与意识。
东江纵队纪念馆
多样性的特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活动类型多样,涵盖生活技能类、家庭互动类、社区服务类、探究实践类等多个领域,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参与方式多样,支持个体独立实践、小组合作完成,也鼓励家庭共同参与或跨社区联动,打破了单一参与模式;成果展现多样,除常见的实践报告、心得体会外,还可通过情景剧、手工作品、数据图表、摄影集、创意视频等形式呈现,更贴合学生个性。
选择性让实践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而非被动的任务,学生和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在已有项目中进行个性化选择。
开放性则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实践更贴近个人兴趣和需求。内容不设限,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长拓展,如喜欢手工的学生可自主设计“家庭旧物改造”项目,擅长观察的学生可开展“社区鸟类观察”等个性化活动;形式灵活,不强制规定参与形式,既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能小组合作,既可以实地参与社区服务,也能通过线上调研、云端分享等形式开展,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成果多元,支持用手账、短视频、绘画、模型等多种方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收获,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思考与成长。
坪山区儿童公园
指引性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活动给出清晰的指引,目标明确,明确了不同学段学生在生活实践、家庭参与、社区服务中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步骤具体,给出活动实施的清晰流程,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从联系社区负责人、确定服务内容到记录过程、总结反馈,都有步骤提示;资源对接方面,附上社区实践基地名单、家庭实践参考案例等,方便学生和家长快速找到可参与的渠道和可参考的范例。
规范性则保证了活动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流程规范,从活动启动、实施到成果提交、评价,形成了完整且标准的流程,要求学生填写统一的实践记录表,明确记录活动时间、内容、过程、收获等要素,确保过程可追溯;评价规范,制定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从参与度、完成质量、反思深度等维度进行打分,不同学段有对应的评价细则,让学生和家长清楚努力方向;安全规范,针对户外活动、社区服务等场景,明确安全注意事项,要求提前报备活动方案、购买意外险,或由社区、学校提供安全指导,降低实践风险。
坪山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
03 实践中蜕变成长书写青春精彩篇章
坪山区“Hi,寒暑假”活动自2018年开始,今年暑假已进入第15期。在这场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跳出课本,在真实问题中学会思考,比如在调解一次模拟纠纷时,理解换位思考的深意,这种实践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更贴近生活本质;将走出舒适区,在尝试中发现潜能,或许会惊讶于自己在公园讲解时的从容自信;将链接社会,在服务中体会责任,当为游客指引路线后收到一句“谢谢”,便能读懂“被需要”的价值。
每一次志愿服务的记录,每一篇实践感悟的书写,都是成长的印记。它让学生明白:学习不止于课堂,真正的成长,发生在为世界付出行动的每一个瞬间。
这个夏天,别让假期在屏幕前流逝。让我们带上好奇心与行动力,走进社区、拥抱自然、对话社会,让实践成为连接知识与生活的桥梁。期待看到学子们在服务中收获的笑容,在反思中沉淀的思考,更期待这场实践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关键一跃。